币安 Binance 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如一夜春风来,铁树也能梨花开,怎么如此短时间像变魔术一样涌现出那么多 DeFai 专案? 标准和框架还没整明白呢,又是新一轮的 DeFai 内卷大战开始了?

好了,接下来,我从科普视角分享下,DeFai 几个大类别的专案到底怎么回事?

1)这两天,Poopman 老哥分享了一个 DeFai 生态系统专案分布图,在社群内被广泛传播,看评论区还有太多相关专案还没被收录进去。很多人会很焦虑,担心错过一个个财富密码,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当下 Mindshare 不错的 AI 「新」 专案,比如: $AIXBT 、 $BUZZ 、#NEUR 、#GRIFT 、#Cod3x 等,但大部分都是彻头彻尾都散发出 「老」 味的新面孔。

核心原因就在于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借 AI Agent 新叙事重新被赋予新预期的老专案,一些曾经在 DeFi 领域做了很多优化体验工作却无人问津的老专案,一些在上一轮 VC 牵引散户注意力大背景下很难被发掘的老专案。

2)下图中总共有四大分类,我试著一一来解剖下我的理解:

1、AI Abstraction(AI 抽象):顾名思义是一些通过抽象能力,把 AI 大模型的资讯处理能力封装在了使用者可直接语义互动的前端产品体验中,使用者可以输入一些 prompt 可以直接在对话方块前端中呼叫交易介面,直接由 AI 后端自动化完成交易。

正因为此,这类产品一眼看上去都遭人白眼,因为早期产品互动体验有很大摩擦,比如,使用者输入 prompt 的 「模糊性」 和 AIGC 后端处理资讯并执行要求的 「精确性」 需要 「容错」 机制,要么使用者觉得可输入并执行的指令过于简单无法抗衡当前的 DeFi 体验,要么使用者输入了过多高预期的指令,发现程式后台没有精准的执行 Solver,处理不了。

但这类产品以新颖的互动模式和一些基础 Swap、Staking 等问题的解决也能收获一大众使用者的信赖。原因在于,其后劲可预期性强。因为使用者输入 Prompt 的方式可以是文字、音讯等便符合使用习惯的便利方式,会极大降低使用门槛,同时 AIGC 后台的处理能力会逐渐封装更多新 Solver 执行解决方案以完善使用者使用体验。

Anyway,这是一种探索新交易正规化的尝试,就像 Uniswap 当年携带 AMM Swap 交易池正规化入市一样,一开始也被抱怨滑点摩擦大。AI Abstraction 细分赛道短期看确实很鸡肋,但长期孕育的大的正规化转移机会,值得关注。

2、Autonomous Portfolio Management & Yield Optimization(自动化投资组合管理与收益优化):这类产品是上一轮 DeFi 市场内卷出来的结果,一大批想在 DeFi 赛道分得一杯羹的专案从个性化、订制化、垂直细分、专精体验等等角度入手持续耕耘,但还没等到摘胜利果实的时候,DeFi 行业却几近荒凉了。

这类 DeFi 收益优化的策略大多来自团队对链上资料的监控和分析能力,比如交易深度、资金流向、APY 波动、滑点预估、价格偏离、套利空间、风险预警等等,根据这些即时链上资料分析,然后拟定一套执行策略,比如仓位资金分配、套利机会捕捉执行、Yield 收益预估、单池或组合策略、无常损失管理、清算风险控制等等。

简单而言,这类产品的核心为即时链上资料 + 交易机会捕捉能力,外加一整套基于智慧合约优化出来的自动化分析、执行操作体验升级能力。乍一看,跟 AI 有什么关系? 结合点在于资料分析和策略拟定等可以在交易员的策略训练和微调,跑出一套比人工更高效率的可能性投资机会。

而且,结合 AI Agent 之后想像空间就更大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策略来微调一个个人交易偏好的 AI Agent,来自动化帮自己在链上找寻机会并自动化执行交易。让 AI Agent 成为人的高阶交易助手,是一个长期性感且线上的叙事。

3、 Market Analysis or prediction(市场分析和预测):这类产品作为超强单体 AI 已经捕获了大部分使用者 Mindshare,比如,aixbt 确实以一个顶级 KOL 的身份成了不少交易员的关键资讯获取平台。不过,大家对于只提供交易策略分析的 AI Agent 认可其实际应用场景能力,但却少了长远想像空间。比如,我的 AI Agent 是否能监控 AIXBT 的讯息,自动帮我决策去抄底并套利?等等。

理论上自然可行,事实上,AIXBT 等 AI Agent 完全有可能自主代理托管使用者资产,同时基于自身的资讯决策,帮助使用者进行交易操作,只不过这一步棋还没有走出来而已。仅当前,这类产品使用者心智占领速度都这么快,再以流量驱动背后的商业变现能力,想像空间其实并不小。

4、DeFai infrastructure or Platform(基础设施和平台):这类协议囊括的范围可广了,除了 #ai16z 、#Virtaual 等 AI Agent Native 的新兴平台外,其他诸如 Bittensor、io、Atheir、Hyperbolic、Vana、SaharaAI 等等大凡和 AI 算力、资料、微调等业务沾边的专案业务框架都可以延伸到此。

毕竟,AI Agent 要正常运转、资料是石油、算力是电网、推理是变压器、AI Agent 为终端等等,它们都是上游提供服务的供应商。

所以,没太多可说的,AI Agent 的后半程要蓄力,这类 DeFi 平台一定会出大力。本来,AI Agent 叙事也只是 AI Narrative 上的最早一环,框架和标准、DeFai、Gamfai、MetAiverse 等等焦点叙事都离不开这些 AI infra 平台。

以上。

虽然我给大家理清楚了一个清晰的 DeFai 理解视角,但并不意味我不看好,比起当前混乱且叙事难判断的框架和标准 「乱纪元」 市场,DeFai 至少代入了一个更偏 AI Agent 应用,更能通过体验、PMF 产品落地等等一步步看到进展和预期。

这也是当前 AI Agent 市场热度脱虚向实的表现,况且,那么多老物种在旧 DeFi 时代下找不到机会,在新趋势面前,不正是他们释放潜能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