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 Binance 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国 IRS 新制即将上路,许多美国公民即将迎来第一次的加密货币缴税,据 CNN 报导指出,美国公民完成报税的关键在于整理好相关文件来完成报税流程,而许多表格与资料都可以依法向第三方服务商索取,这相比即将上路的台湾加密货币课税规定,更具明确性与可报税性,但专家呼吁,最终应向日韩等走向专法学习,才能更符合「使用者付费」「针对收入来征收」之课税精神。

美国报税第三方报告规定

美国国税局自去年六月底推出对加密货币税制的草案,如今已正式上路,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加密经纪商(DEX、托管商)提出报告与明确要求,并且规定必须为民众提供第三方表格(1099-DA),该表格由加密经纪商提供,给企业或者个人使用,并且也会提供给美国国税局认定为课税税基参考,据 CNN 报导,若美国公民在 Coinbase 或 Gemini 等客户交易资料,会自动传送给美国国税局。

报导也提及,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案例(Uniswap)也有所不同,加密税赋软体 Legible 副总 Jessalyn Dean 表示,据当前的草案与规划,对于去中心化营运的平台的第三方提供的课税报告要求,要到 2027 年才生效,因为现阶段这些前端的服务者不提供资产保管服务,它们也不负责报告成本基础资讯。

而关于比特币 ETF 部分,ETF提供者将依法提供 1099-B 或 1099-DA 等两类表格给企业用户与使用者,作为申报使用,这些报告比起价格变化可能会包含 ETF 基金的营运成本与损失。

Jessalyn Dean也强调,有第三方报告并不代表一定要缴交税务,反之亦然,没有第三方报告的部分,也不代表没有纳税义务,但第三方报告提供了一个国税局与民众可以仰赖的税务申报机制,使得人们与国税局可以在报税与查核上时节省时间。

比台湾的报税法规好在哪?

随著美国报税的业务到来,近期台湾的加密报税也引起许多争议与关注,相较台湾的法规,有许多可比较的地方,其中较优秀的点,值得台湾政府与财政部借镜,以下为美国当前报税制度相较于台湾好的地方:

延伸阅读:台湾加密货币课税惹民怨「未出金也要申报」,财政部与金管会各玩各的?

法定要求经纪商义务提供第三方报表

美国明确注明加密经纪商(合规托管交易所、托管中心)负责之业务为报税范围,并且规定加密经纪商应提供第三方「1099-DA 表格」,作为国税局与民众报税之基础资讯,该表格包含该加密经纪商之客户,该年度的完整记录进出场的成本与买入卖出日期与总收益,作为课税基础的报告,因此支援同平台的「盈亏互抵」,且规定售出后的营利才可计税。

台湾没有规范交易所缴交第三方「1099-DA 表格」、没有规范售出代币的营利才可课税、并且没有盈亏互抵概念,无疑是加剧台湾用户拒绝使用台湾合规交易所的现况。
若课税规定无法改善台湾加密货币用户对合法纳税赚取合法收益的认同,势必引发地下交易、使用境外交易所行为继续兴盛,这将使政府合法课征加密相关税赋之目的相互抵触。

Defi交易课税议题讨论中、方向明确

美国虽然 Defi 交易课税还在规范阶段,在国会引发许多争议,但第三方报告相关法规预期在 2027 年生效,对此民众未来若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之前端,那么可能未来可向第三方交易索取相关第三方报告,以利个人报税使用。

台湾财政部从未进入讨论 Defi 交易课税的阶段,财政部直接颁发行政解释令声明要按照「证券代币」「非证券代币」课税,形同与民间鸡同鸭讲,该如何报税、未来预期课征目标与社会也没有明确共识,形同所有台湾的去中心化协议用户必须自行准备材料向国税局解释复杂的 Defi 机制。

要解释的是,美国的作法其实也不可取,因为在去中心化协议经营的道理上,没有去中心化前端一定要为各国准备第三方交易报告的义务,最后协议经营方面必定也是上 VPN 解决,但可以看到美国政府正尝试对「Defi 交易课税」之可行性努力,值得赞赏。

比特币ETF提供表格

美国比特币ETF相关报税明确指出要「引用第三方报告」来辅助纳税,其中ETF营运商要负责纳入成本与营收在报告中,为纳税者负责;

台湾 2024 年在葛如钧等立委的质询下,金管会曾提及在 2025 年第一季提出要开放比特币现货 ETF 的说法,但仅留在喊话阶段,后续没有消息,更别说后续如何计算税赋问题,以及未来是否会规范营运商提供表格可适用台湾相关加密税法。

专家呼吁

动区为此联系加密货币六年经历的匿名专家表示,现行美国的课税法规,其实相较于日韩专法的细项来说,并没有非常完善,多也是延伸旧法的行政解释命令来做课征,在美国当地也有很起非常多争议。

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比同样做法(延伸旧法行政命令)的台湾明确非常多,尤其在过去报税争议后,引入了第三方表格制度来让征税可行性提高,政府与立法者对于加密货币相关课税规定与法规,适用范围朝向「明确化」「可行化」来对民众解释。

但反观台湾税法只想要涵盖加密货币的部分,却忽略了民众与国税局举证以及采纳税基之标准不一之问题,财政部应该提出更明确的课税细则、详细适用范围,积极与合规业者、民间沟通课税可行性,以利台湾民众诚实纳税,而非像现在这样模糊的使用「证券、非证券」造成民众课税的困扰。

毕竟连美国  SEC 都无法明确分辨哪些代币是「证券、非证券」,财政部要如何让民众可以自行分类纳税,这恐怕是最大的问题。